“这笔钱解了燃眉之急,更给了老孟战胜伤痛的信心!”9月4日,古浪县道路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负责人陪着货车司机孟师傅的家属,捧着锦旗走进武威市总工会和古浪县总工会。提及工会的救助,家属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。
时间拉回今年4月,孟师傅在内蒙古驾驶半挂车时,突遭工业用灰塌方,高温石灰造成他严重烧伤。伤痛难忍的同时,高昂的治疗费让这个普通家庭一下陷入绝境。得知消息后,孟师傅所在的古浪县道路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第一时间行动,主动对接古浪县总工会申请救助。因孟师傅此前免费参保了职工互助保障,符合意外救助条件,县总工会迅速向上申报,在省市互助办的支持下,5.6万元救助慰问金很快就打到了孟师傅的银行卡上。
这样的“及时雨”,在武威还有很多。
去年9月,民勤县总工会为当地神盾保安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职工,赠买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项综合互助保障。同年12月,公司一名参保职工突发脑梗不幸离世,公司工会立刻联系民勤县总工会,协助家属办理申领手续,5万元重疾身故互助金及时发放到家属手中。
今年以来,天祝县已有5名职工因突发疾病去世。县总工会主动对接职工所在单位,先后为家属发放3.9万元至5.5万元不等的互助金,用实际行动为家属送去慰藉。截至目前,天祝县总工会累计参保金额达142.58万元,发放互助金111.03万元,年度赔付率稳定在120%以上,实现理赔“零纠纷、零投诉”。
这些温暖的故事,正是武威市总工会多年来深耕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的生动缩影。自2006年启动该项工作以来,武威市总工会始终把健全机制当作“打地基”,不断理顺工作思路,推动职工互助保障实现跨越式发展——从初期全市保费不足10万元,到如今稳定在500万元以上;从单一服务模式,到形成“市总互助保障机构牵头、县区互助保障办公室协同、基层工会干部配合”的三级服务网络,政策传达更高效,服务延伸更到位。
“职工不了解、不认可、不知道怎么参保,怎么办?”面对这些问题,武威市总工会把“宣传先行”落到实处,用“线上+线下”联动的方式,让互助保障走进职工心里。
在G30连霍高速古浪南、古浪北、天祝等3个交通枢纽收费站岗亭,标准化宣传展板立起来、宣传视频播起来;在武威市各大医院门诊、住院大厅和政务服务中心,互助保障宣传册整齐摆上展架;在全市劳动者驿站,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随时能拿到宣传资料……
不仅如此,各级工会还组建工作小组,深入生产一线、企业办公室,围绕职工最关心的“报销流程”“救助范围”等问题耐心解读。遇到需要办理理赔的职工,工作人员还会主动上门协助,用贴心服务拉近距离,也让更多职工愿意主动参保。
各县区也结合实际,走出了特色路径:天祝县总工会联合教育局、科技局、卫健局发通知,实现教育、卫生系统互助保障全覆盖;凉州区总工会向基层工会发提示函,带动全区基层工会积极参保;民勤县总工会借“建会入会攻坚年”专项行动,在工业园区重点推进互助保障;古浪县总工会联合道路货运工会联合会,多次开展宣讲,让货车司机主动参保。
值得一提的是,武威市总工会已连续多年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“送保障、送健康”——赠送新就业形态专项互助保障、开展公益体检,还大力推广“缴费低、保障高”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项综合互助保障(涵盖住院、意外、重疾),切实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解决就医经济难题。
2025年1月截至目前,武威市已有407家单位、2.42万名职工参加互助保障,参保人数同比增长18.93%;收缴会费487万元,同比增长21.92%;为417家单位的2362名职工赔付互助保障金415万元,赔付率达85%。其中,为46名罹患重大疾病的职工赔付114.60万元,实实在在缓解了患病职工的困境,也为广大职工筑起了一道温暖的“健康屏障”。